《送沈亚之歌·并序》

李贺 唐代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
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翻译

文人沈亚之在元和七年科举落榜,即将返回吴江故乡。我惋惜他的远行却无力备酒践行,又感念他再三恳切相邀,便写下这首诗送别。
江南才子望着迟暮春色叹息,灼灼桃花染红了蜿蜒千里的阡陌。断裂的马鞭与瘦弱的青骢马,默默伴着他走向钱塘江畔更遥远的东方。白藤编织的书箱承载着经卷,密密匝匝的册页如同梵文典籍般整齐。他曾怀揣稀世珍宝般的才华赴考,最终却像烟波中一叶孤舟悄然归来。
礼部官员在日光下遴选人才,却将明珠错认作顽石,任骏马流落尘埃。背着书箱重返故里的身影,在这奔波人世可有人懂得珍惜?我听说真正的豪杰看重气节风骨,管仲三起三落终成伟业。且待你重整长鞭再度启程,待到秋日马车扬尘时,必能听见命运转折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