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无本》

孟郊 唐代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
文章杳无底,劚掘谁能根。
梦灵仿佛到,对我方与论。
拾月鲸口边,何人免为吞。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
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
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
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
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
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
遥莺相应吟,晚听恐不繁。
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

翻译

长安的秋声干燥而冷冽,枯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彼此诉说着悲凉。清瘦的僧人卧在冰凉的青石上,吟诵的诗句里裹挟着金石般的伤痕。那不是刀剑留下的创口,而是峭拔的痼疾正深藏于胸中。他的诗骨如孟郊般嶙峋,诗潮似韩愈般奔涌。偶尔踉跄着独行于市,总教人错认作闲云野鹤的仙家。
可叹李白杜甫早已逝去,再无缘得见这般痴狂的诗人。有位北方游僧正凝神聆听,崭新的袈裟随着吟哦微微颤动。他说北岳恒山厌倦了刀光剑影,天地至理总在微言中显化。飞鸟可直上九霄,游鱼能穷尽沧海,唯独锦绣文章深不见底,谁能掘出它的根源?恍惚间似有仙人入梦,与我抵掌论道,谈笑间说起那吞没明月的鲸口,世间几人能逃脱这浩荡天机?
那位燕地高僧挥洒着造化之力,万象都在他袖中流转。补缀的僧袍缀满云霞,笑傲穿行于朱门高户。他坚信文采终将照亮前路,正如大道始终存于本心。此时北地的雪凝成了别离的诗句,朔风卷走了游子的魂魄。相约再访嵩山少室,踏遍藤萝满径的山村。看春草将绿意漫过石阶,望春山将暖意染透云岚,听远方黄莺此起彼伏的啼鸣,唯恐暮色里歌声渐稀。思念如潮水般漫过心间,那份高远超逸的情怀,终究难以触碰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