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孟郊 唐代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
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
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
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
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
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
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
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
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
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
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翻译

我心中充满感激,长久漂泊在漫长的旅途中。经过湘水的源头,怀念古人,不禁徘徊不前。这里曾是楚国屈原投江的地方,他为忠诚而献出生命。听老人们讲述往事,才明白谁是贤人,谁是愚者。他的名声虽列于君子之中,但行为却像小人一样迂腐。他的诗文虽然表现了坚贞光明,但情感却曲折复杂。多次被贬时露出怨恨神色,这并非贤人的榜样。五十岁便身居高位,却错误地担任大夫之职。内心积满忧愁,面容憔悴。死后成了令人哀怜的鬼魂,生前却常被猜疑和诽谤。他在水边吟诗自洁,忠贞节操怎能不被认可?他怀抱沙石投江而死,孝顺的行为又怎能并存?听说好人会被称赞,为何好人如此不同?听说过错会归咎于自己,为何过错却从不改正?这里的风土人情悠远,人们用角黍投入江中祭祀。这种习俗流传千年,哀思遍及四方。如今是圣明的朝代,养育天下无依的孤儿。君臣安乐和睦,德行教化遍布人间。我们乘车追寻前人的足迹,阳光依旧照耀着昆吾之地。我要把忠臣之心寄托给你们,以此作为真正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