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

孟郊 唐代
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
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虎豹忌当道,糜鹿知藏身。
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
颜貌岁岁改,利心朝朝新。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
青青与冥冥,所保各不违。

翻译

事物的本质与表象常常相反,浮华的外表往往掩盖了真实。山野中常有饥饿的隐士,而繁华市井中却少见挨饿的人。虎豹害怕暴露在道路上,糜鹿懂得藏身自保。可那些贪婪争斗的人,却日复一日与灾祸亲近。容颜逐年老去,但逐利之心却日日更新。谁都知道富贵可能带来祸患,可人们仍追逐富贵,而非安于贫贱。宝玉若从璞石中取出,便会失去其珍贵,化作尘埃;松柏若离开山林,便只能沦为柴火。真正的君子隐居在石壁之间,与道书为伴。他们在静思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淡泊中品味生活的真实。陶渊明自在地归隐,尚平也有自己的归宿。草木选择适合的地方生长,禽鸟顺应天性飞翔。无论是青翠的生机,还是幽深的冥冥,万物都在遵循自己的规律,互不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