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刘禹锡 唐代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翻译

年少时总为南国哀伤,如今终于踏上北归的旅程。归家的心潮如同勇渡长江,病弱的身体在秋风里也轻快几分。海天辽阔衬得石门渺小,城墙上白色的女墙在阳光下格外鲜明。金山那座曾经游历的古寺,隔着江岸传来悠远的钟声。
故国的荒芜高台依然矗立,前方正对着太湖的万顷碧波。锦绣华服早已随世事消散,唯有麋鹿如古时般成群游走。当年用金锤千钧之力筑就的宫殿,却被石鼠巢穴逐渐侵蚀崩塌。曾经雕车宝马络绎的御道,如今只剩樵夫的山歌在林间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