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獭吟》

刘禹锡 唐代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
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
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
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
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
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翻译

一只水獭捕获了肥美的鱼,满心欢喜以为是上天垂怜。它虔诚地将鱼摆在岸边作祭品,仰头凝望苍天不敢下口,银鳞在爪间泛着微光。这生灵直立在寒冷的沙滩上,专注的目光里藏着不安。路过的渔夫却当它是作祟的妖怪,捡起石块狠狠砸向它的咽喉。
渔人招呼儿子将鱼串起带回,将水獭一同扔进锅中煎煮。此时江面掠过黄金色的鱼鹰,巨翅拍散晨雾,看准丈长大鱼便俯冲而下,利爪破开惊涛。它带着猎物飞向山巅巢穴哺育幼雏,连盘旋的乌鸦也只敢在远处聒噪,不敢靠近争夺。
猛禽永远翱翔在云霞之上,凡人投掷的石头根本伤不到它们。世间何处没有江河?哪片水域缺少鲜鱼?天意从不偏私主宰,卑微的祭献不过是一场徒劳的虔诚。唯有记载在典籍中的礼仪训诫,至今仍在提醒着:懂规矩的弱者,往往最先承受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