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 唐代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
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
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
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
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

翻译

我本是山东人,一生多有感慨。年轻时游历京城,在宫门外上书言事。那时结交的都是当世贤才,名声传遍四方。只可惜未能及时修养德行,贪图功名而不知退步。一点小善就自以为美名远扬,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招来瑕疵与批评。后来在郢都久居无成,志向如羽毛碎落,渐渐消沉。往事已不可追悔,只希望摆脱内心的苦闷。
我的老师领悟了真正的道,虽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他怜悯我陷入名利的牢笼,就像飞鸟被困于罗网之中。他如同点燃智慧之灯,为我照亮前路,使我从昏昧中走出来。静心之下,我仿佛看到真理的大门缓缓开启,内心欣然有所领悟。
早年所追求的理想何其微小,如今才明白它意义深远。觉悟之路清晰可见,忏悔之门也为我敞开。明白了道理之后,言语反而显得多余;即便处境艰难,也能保持心境的安泰。肉身不是我真正珍视的宝物,智慧的本质也不受形体限制。想到那灵山之约,不知何时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