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

柳宗元 唐代
净土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曲讲堂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
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禅堂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芙蓉亭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苦竹桥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

净土堂
我自无始以来就染上了种种习气,沉沦在苦难的根源之中。这一生落到人间,才开始领悟到“三空”的法门。华美的殿堂在清净佛土中敞开,佛像庄严众多,光彩焕发。清凉之地燃起种种香,微妙的佛法被吟咏传唱。我向佛祖恭敬叩首,感激他指引我远离尘世的纷扰。
讲堂
寂静本就是永恒不灭的,并非断灭;文字又怎能轻易舍弃?讲堂为何而设?只因有高贤在此。圣者虽默然不语,却以言语传达深意;若去分别解说,反而是无知之举。体悟当下即是空、假,名相又何必执着?愿能断绝听闻外缘,放下思虑,静心冥想。
禅堂
这片土地生长着菁菁茅草,团团围绕着虚空清明之境。山花飘落幽静门前,其中住着忘却机巧之人。修行并非执取世间万象,照见空性也不需要刻意分析。万种声音皆是因缘所生,深远寂静之中自有喧闹,而喧闹中亦有宁静。心境本就如一,鸟飞过天空不留痕迹。
芙蓉亭
新建的亭子俯临朱红栏杆,好树盛开美丽芙蓉。清晨微风送来淡淡清香,寒露时节色彩更显浓郁。清雅脱俗超然物外,高低错落姿态万千。曾听说“色即是空”的比喻,万物造化究竟是谁的匠心?流连于秋月之下,远处山寺钟声悠远传来。
苦竹桥
高桥连接着幽深小径,曲折穿过稀疏林间。竹笋破土分出苦节,轻盈的竹枝怀抱着虚心。低头看涓涓细流,抬头听风吹竹啸。光影交错落下日影,山中禽鸟叽喳鸣叫。虽不是通向要道的桥梁,却也自有栖身荫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