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

佚名 先秦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
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拼音

tiān bǎo dìng ěr, yì kǒng zhī gù.天保定尔,亦孔之固。bǐ ěr dān hòu, hé fú bù chú? bǐ ěr duō yì, yǐ mò bù shù.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tiān bǎo dìng ěr, bǐ ěr jiǎn gǔ.天保定尔,俾尔戬穀。qìng wú bù yí, shòu tiān bǎi lù.罄无不宜,受天百禄。jiàng ěr xiá fú, wéi rì bù zú.降尔遐福,维日不足。tiān bǎo dìng ěr, yǐ mò bù xīng.天保定尔,以莫不兴。rú shān rú fù, rú gāng rú líng, rú chuān zhī fāng zhì, yǐ mò bù zēng.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jí juān wèi chì, shì yòng xiào xiǎng.吉蠲为饎,是用孝享。yuè cí zhēng cháng, yú gōng xiān wáng.禴祠烝尝,于公先王。jūn yuē: bo ěr, wàn shòu wú jiāng.君曰:卜尔,万寿无疆。shén zhī diào yǐ, yí ěr duō fú.神之吊矣,诒尔多福。mín zhī zhì yǐ, rì yòng yǐn shí.民之质矣,日用饮食。qún lí bǎi xìng, biàn wèi ěr dé.群黎百姓,遍为尔德。rú yuè zhī héng, rú rì zhī shēng.如月之恒,如日之升。rú nán shān zhī shòu, bù qiān bù bēng.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rú sōng bǎi zhī mào, wú bù ěr huò chéng.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翻译

上天保佑你,稳固又长久。让你福气深厚,什么吉祥不会来到?让你不断获得好处,一切都会丰足。上天保佑你,赐你吉祥和丰收。一切顺遂,享受百种福禄。降下远大的幸福,天天都感到不够。上天保佑你,使一切事业兴盛。像山一样高大,像丘陵一样稳固,像河流一样奔涌而来,一切都在增长。洁净地准备美食,用来祭祀祖先。春夏秋冬的祭礼,都在宗庙中进行。君王说:祝你万寿无疆。神灵降临,赐你无数福气。百姓朴实,日常就是饮食。所有民众,都感念你的恩德。如月亮常圆,如太阳升起。像南山一样长寿,不减不崩。如松柏般茂盛,人人承蒙你的恩泽。

赏析

天保鉴赏  此诗分六章。第一章是说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稳固长久。语重心长地鼓励说,“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而且“俾尔单厚”。让宣王消除疑虑,树立起建功立业的信心。第二章又祝愿说王即位后,上天将竭尽所能保佑王室:“俾尔戬谷”“罄无不宜”“降尔遐福”。使王一切顺遂,赐给王众多的福分,还担心不够(“维日不足”)。第三章祝愿说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国家百业兴旺。此章中作者连用五个“如”字,极申上天对王的佑护与偏爱。诗从第四章起,先写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王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次写祖先受祭而降临,将会带来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的兴国之运(“神之吊矣……日用饮食……徧为尔德”)。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颂之,说王将长寿,国将强盛。全诗处处都渗透着对年轻君王的热情鼓励和殷殷期望,以及隐藏着的深沉的爱心。  诗中所反映的祭祀仪式的规模,内容和举行地点均符合先秦时代新君登基之礼: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祷告)、择吉祭祖,又在宗庙中举行。《尚书·周书·康王之诰》载在康王登基仪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小雅·天保》这首诗也总是说“天保定尔”“俾尔单厚”之类,亦从天命说起,以期望告诫作终结(“徧为尔德”)。这表达了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和对上天的虔诚,也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观。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既使得作者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得到了细致入微的体现,也使得全诗在语言风格上产生了融热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独特效果。

分析

天保创作背景  这是臣子祝颂君主的诗。周克商之后,周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他们“畏天之威”,“敬天之命”,奉行德政,以安抚百姓,国家日益安定。这时产生了一些歌颂上天、歌颂君主的诗歌。此诗即为其中之一。赵逵夫在《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中说:“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而此诗作者口气、祝愿方式与大体内容都与《尚书·周书·康王之诰》一致,可以推定其作者身份应是太保一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