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道士》

韩愈 唐代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
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
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
恨无一尺捶,为国苔羌夷。
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
臣有胆与气,不忍死茅茨。
又不媚笑语,不能伴儿嬉。
乃著道士服,众人莫臣知。
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
其言简且要,陛下幸听之。
天空日月高,下照理不遗。
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
宁当不俟报,归袖风披披。
答我事不尔,吾亲属吾思。
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今日有书至,又言归何时。
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
岭北梁可构,寒鱼下清伊。
既非公家用,且复还其私。
从容进退间,无一不合宜。
时有利不利,虽贤欲奚为。
但当励前操,富贵非公谁。

翻译

大匠不会嫌弃任何材料,哪怕是一尺长的木头也有它的用处。更何况是在建造都城的时候,杞树和梓树更是毫不犹豫地被使用。张侯从嵩山而来,脸上有熊豹般的威武之气。他一开口谈论国家的利害关系,言语如剑锋般锐利。可惜没有一尺长的捶,无法为国讨伐羌夷。他三次上书朝廷,说自己并不是一个道士。他有胆量和勇气,不愿在茅草屋里死去。他也不喜欢阿谀奉承,更不会陪着孩子们嬉戏。于是他穿上了道士的衣服,大家都看不出他的真实身份。他有一套平定贼寇的策略,那些狂妄的小子并不难对付。他的话简洁有力,希望陛下能听听他的建议。天空高远,日月明亮,道理自然昭然若揭。也许是奏章太多,未能及时采纳他的意见。他宁愿不等回复,就收拾行囊,乘风而去。他回答我说,事情不是这样,我心中想着你。昨夜我梦见自己靠着门,手里拿着连环。今天收到一封信,又问什么时候回去。霜天里柿子和板栗已经成熟,该收拾了。岭北的梁木可以搭建,寒冷的鱼儿正从清伊河游来。既然不是公家的用度,那就还给私人吧。他在进退之间从容得体,每一步都合乎情理。时运有利或不利,即使贤能之人又能如何?只应坚定自己的操守,富贵难道不是为了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