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柳州食虾蟆》

韩愈 唐代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
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翻译

蛤蟆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水只是改变了它的模样。勉强给它起名叫“蛙哈”,实际上没什么分别可言。虽然它两条腿很长,可是背上满是疙瘩皱纹。跳起来虽然高,却总离不开泥沼。叫声彼此呼应,毫无道理,只是吵闹。连周公都无法忍受,用灰洒地来驱赶它们,写进了典籍教人防范。
我宁愿离开尘世,到海边排解忧愁,常常希望长睡不醒。怎堪同类太多,吵得耳朵不得安宁。它们确实能搅乱笙磬乐器的声音,也能扰乱学堂的宁静。虽然受到像勾践那样的礼遇,却始终不见它有什么回报。
当年元鼎年间的大战,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如今竟成了盘中美味,难道不是对垂钓之趣的一种羞辱?我起初根本咽不下这东西,近来才勉强吃一点点。常怕被蛮夷风俗同化,失去我平生所爱好的口味。而你又为何要甘心去吃它,好像饲养的豹子一样对待?
为了随俗,便去打猎比试,以此保全自身,这才是所谓的孝道吧。可惜啊,我思虑太深,还看不到有人答应让我回头归乡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