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韩愈 唐代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翻译

红藤做成的手杖世间罕见,是台郎从滇池初次带出。滇王为迎接使者亲自清扫宫室,跪地进献,口中喃喃说着少数民族语言。走过用藤条绑成的悬桥时,靠这手杖才免于坠落,性命安危全靠它一时扶持。途中经过无数国度无人能识此物,君臣齐聚围观旌旗仪仗。纷纷传说这是滇地神灵从水中献出,赤龙拔下须来鲜血淋漓;又有人说这是羲和拿着火鞭赶日,夜到西极歇息时所留遗物。几层包裹上自己题写标记,不以奇珍异宝向边远民族炫耀。归来后捧着赠与同舍好友,那光亮如水映手让人想握又迟疑。白日独坐空堂靠着窗边,手杖仿佛化作闪电照亮墙壁,似有蛟龙潜藏游走。南宫中清静幽深,大家相互唱和吟诗,如同笙箫合奏般和谐。美妙言辞与佳句难以续写,收到此物只当是分隔两地时的一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