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韩愈 唐代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
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
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
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
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
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
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
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修鳞。
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
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
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
顾我却兴叹,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
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
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
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翻译

有一位名叫惠师的僧人,是个不受世俗束缚的人。他十五岁就热爱山水风光,超脱凡尘,远离亲友朋友。他摘下帽子,剪去头发,飘然远游,不留踪迹。他从四明山起步,沿着虚空攀登到秋天的高空。
他登上天台山远望,只见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夜晚住在山顶最高处,抬头便能看见满天星辰。星光交相辉映,南北天空星罗棋布。那地方寂静空灵,飞鸟走兽也无法到达,显得庄严而神秘。微风吹动树木岩石,发出澎湃声响,仿佛听到了仙乐一般。
半夜起身俯视下方,只见海面吞吐着将落的太阳。鱼龙惊跃,发出叫声,时而欢快,时而悲凉。有时空中泛起紫红怪光,云气翻滚盘旋。太阳如金乌腾空而起,天地顿时清新明朗。
我常听说大禹墓穴的奇景,在东方还可远眺瓯闽一带。但越地风俗不重古风,许多传说已经失真。那些隐秘的遗迹难以寻觅,通往圣贤的道路也早已荒废。
回程经过浙江江边,只见巨浪奔涌,高山巍峨耸立。虽死犹生,壮志不死,千年后仍像昨日一样清晰。世间的对错又有何意义?弃之不顾,并非我辈所关心。
他渡江前往庐山,尽情畅游。山势高峻直插云霄,山坡倾斜倒映湖中。当时刚下过雨,晴空万里,瀑布如白练垂挂在山间。
前年他曾去罗浮山,步行至南海边。那里阳气旺盛,万物繁茂,四季如春。大鹏展翅飞翔,鲸鱼在海中嬉戏,扬起巨大波澜。
他自从来到连州寺庙,从未进过城门。每天与志趣高远的朋友同行,探寻幽深美景。太守邀请他不去,官员们多次来请,他也只是婉拒。他囊中无钱,反而被说成是富人装穷。
有一天突然不见了踪影,我派人去邻居家打听。亲自奔波追赶,终于见到他,握住他的手问原因。他回头看着我叹息道:“你难道和常人不同吗?聚散离合本是常理,分别又何必伤感。”
我听说九嶷山风景极好,早就想去一游。那里有斑竹泣血的传说,是舜帝妻子哭泣所致;清清湘水沉埋着楚国忠臣屈原的英魂。衡山和洞庭也在路线上,原本就是该走的地方。
从嵩山一路走到洛阳,再经华山到达秦地。漂泊不定,偶然一往便能找到通达之路。
我说这些话,是要告诉你:你应该离去,你的道路并非我要走的。江中的鱼儿不愿困在池塘,野鸟也难被笼子驯服。
我不是信奉佛门之人,但我欣赏你的狂放与真诚;我厌恶懒惰闲游之徒,却怜惜你的愚钝与纯朴。
就此分别吧,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为何还要临别泪湿衣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