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风》

佚名 先秦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
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
溉之釜鬵。
谁将西归?
怀之好音。

拼音

fěi fēng fā xī, fěi chē jì xī.匪风发兮,匪车偈兮。gù zhān zhōu dào, zhōng xīn dá xī.顾瞻周道,中心怛兮。fěi fēng piāo xī, fěi chē piào xī.匪风飘兮,匪车嘌兮。gù zhān zhōu dào, zhōng xīn diào xī.顾瞻周道,中心吊兮。shuí néng hēng yú? gài zhī fǔ qín.谁能亨鱼?溉之釜鬵。shuí jiāng xī guī? huái zhī hǎo yīn.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翻译

大风呼啸地刮起来啊,飞快的车子驶过眼前。回头望着那宽阔的大道,心里忽然感到悲伤。狂风在空中盘旋啊,疾驰的车辆奔向前方。再看那平坦的大路,心中又涌起哀愁。谁能把鱼儿烹好?还得用水和锅来煮。谁将从西方归来?请带回来美好的消息。

赏析

匪风鉴赏  此诗前两章字句略同,意思重复,写法也一样。前两句写所见之景,后两句直抒胸中忧思。开篇即进入环境描写:那风呼呼地刮着,那车儿飞快地跑着。诗人回头望一望远去的大道,心中禁不住地悲从中来。诗人滞留东土,伫立大道旁,见车马急驰而过,触动思归之情。他的心也随急驰的车辆飞向西方,但是,车过之后,留下一条空荡荡的大道和他孤身一人,车去而人竟未去。风、车之急速,他人之已归去,与自己之滞留不得归,动与不动,形成多层对比。“顾瞻周道”,描绘诗人徬徨无奈情状如在目 前。这时诗人再也按捺不住满腔的忧伤,终于喷发出强烈的心声:“中心怛兮”,“中心吊兮”。其声如急管繁弦,反映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态。  第三章句法忽变,陡然一转,以“谁能”二句起兴,兴中有比,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发出的求援呼声,“谁将”二句,写诗人既不得归,只好托西归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但这次着也未必能实现,“谁能”、“谁将”均是疑问希冀之词,还没有着落。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乡殷切,羁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亲友,情感至为深厚。有人认为最后一章“谁能享鱼?溉之釜鬵”二句,是用来概括使国家政治恢复到先祖时代的政治方法的,可联系老子所言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来理解。

分析

匪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以为桧邦“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郑笺曰:“周道,周之政令也。”孔疏曰:“上二章言周道之灭,念之而怛伤;下章思得贤人辅周兴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朱熹《诗集传》云:“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把此诗解为一首怀周的政治抒情诗。现代学者多解为游子或役夫的思乡诗。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滞不归,因作是诗以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