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王建 唐代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翻译

月光洒满庭院,女子在石板上捣衣,轻轻拉下帷幔,开始整理布帛。婆媳俩相对而坐,仿佛有神力相助,双双挽起袖子,调整着捣衣的节奏。高楼上传来玉器敲击的声音,家家户户都起身倾听。秋天的夜晚,捣衣声此起彼伏,玉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衣带也随之飘动。夜深了,月亮渐渐落下,寒意如刀,女子纤细的双手被冻得生疼。她仔细检查布帛的质地,生怕它裂开,最终织出了如鸳鸯戏水般的美丽花纹。她重新点燃熨斗,将布帛的两端熨平,准备为心爱的人缝制一件御寒的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