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守道诗》

张耒 宋代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
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
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
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
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
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翻译

仁宗刚即位时,您已声名远扬,那些软弱无能的人听到您的名声都感到震惊。您每日践行古人的道义,完全不顾世俗的看法,尊师重道,把孙子当作老师,传承他的经典。您清扫厅堂,手捧教杖,甘愿做卑贱的杂役,恭敬地侍奉在老师的身旁,跟随老师出行。质疑和提问从不敢有丝毫改变,世人这才明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您写文章不是随意而发,而是尖锐地批评时事,揭露公卿的腐败。庸俗的儒生们无法正面评价您,就抓住您的过失行为进行攻击。即便违背了中庸之道以矫正弊端,但因为过于仁义所犯的过错终究是小错。大家都做不到的事,唯独您做得太过分,那么谁的罪过更轻呢?偶然翻开书卷诵读您的诗句,文辞气势豪迈,庄严而清正。我吟咏着诗句舍不得放下,仿佛看到了您那冷峻而峥嵘的面容。高尚的风范一旦消失就再也看不见了,哪里还能找到像您这样的壮士来重新树立呢?可惜您的尸骨已经腐朽无法复活,徂徕山下的废土又有谁知道是谁在耕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