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李端 唐代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
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
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
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
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
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翻译

这位才子风骨清奇,眉眼间流转着冰雪般的灵气。他的容貌可与玉树临风的卫玠媲美,乌发却比潘安更添几分风流。初见时他戴着青苔纹头巾,踏进丞相府邸那一刻,满堂宾客都惊叹不已——有人称他是悟道高人,更多人推崇他为诗坛宗师。
很快坊间流传着他的美名,连天子都听闻了这位少年英才。诏书飞驰而来,将布衣才子捧上高士之位。他日日与王侯谈笑往来,一句谏言匡正君主,千里之外双亲也因他得享殊荣。听说连仙山上的隐士都频频回首,可那些求仙问道的执念啊,终究化作指间流沙,如同追逐丹药却只换来毙犬的徒劳。
此刻他乘着孤舟归返淮水,商船桅影在暮色里交叠。海雾将散未散,晨星欲隐还现。潮水退去时码头喧闹起来,故乡的树影仍浸润着流云,邻船的帆篷还沾着残月。行至旧居门前,他抚过墙上斑驳的诗句:祭坛香灰无人清扫,井栏石阶早已倾颓。
临别长安时友人曾笑说待你白发再聚首,可如今他心已随流水奔向青山,不再眷恋岛上盛放的春花。衣袂被江风卷起又落下,忽然觉得今日天光格外澄明——原来最动人的风景,竟在放下执念的这一刻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