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

佚名 先秦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
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拼音

yù bǐ chén fēng, yù bǐ běi lín.鴥彼晨风,郁彼北林。wèi jiàn jūn zǐ, yōu xīn qīn qīn.未见君子,忧心钦钦。rú hé rú hé, wàng wǒ shí duō!如何如何,忘我实多!shān yǒu bāo lì, xí yǒu liù bó.山有苞栎,隰有六駮。wèi jiàn jūn zǐ, yōu xīn mí lè.未见君子,忧心靡乐。rú hé rú hé, wàng wǒ shí duō!如何如何,忘我实多!shān yǒu bāo dì, xí yǒu shù suì.山有苞棣,隰有树檖。wèi jiàn jūn zǐ, yōu xīn rú zuì.未见君子,忧心如醉。rú hé rú hé, wàng wǒ shí duō!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翻译

清晨的风儿匆匆飞过,北方的树林幽深苍茫。还没见到我心上人,心中忧愁挥之不去。该怎么办呢,他一定是将我忘记了!
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栎树,低湿之地开满了六駮花。还没见到我心上人,满心惆怅无欢无乐。该怎么办呢,他一定是将我忘记了!
山坡上开着丛丛棣棠,洼地里立着棵棵檖树。还没见到我心上人,思念如醉难以自持。该怎么办呢,他一定是将我忘记了!

赏析

晨风鉴赏  一个女子痴心地渴望着,等待着重新见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伤。其实那位“君子”,恐怕压根儿已将她忘个罄尽。这首诗的内容实有揶揄嘲弄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况味。  全诗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鹯鸟归林起兴,也兼有赋的成分。鸟倦飞而知返,还会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忘了家,不想回来。这位女子望得情深意切。起首两句,从眼前景切入心中情,又是暮色苍茫的黄昏,仍瞅不到意中的“君子”,心底不免忧伤苦涩。再细细思量,越想越怕。她想:怎么办呵怎么办?那人怕已忘了我!不假雕琢,明白如话的质朴语言,表达出真挚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窥其心,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从“忘我实多”可以揣测他们间有过许许多多花间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实在是无情无义的负心汉。不过诗意表达得相当蕴藉。  “山有……隰有……”是《诗经》常出现的起兴成句,用以比况物各得其宜。上古时代先民物质生活尚不丰富,四望多见山峦坑谷正是历史的必然。那颙望着的女子瞥见晨风鸟箭样掠过飞入北林后,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洼地里有树皮青白相间的梓榆。三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之所以换,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独有自己无所适从,那份惆怅和凄凉可想而知,心里自然不痛快。三章诗在表达“忧心”上是层层递进的。“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不再有往事和现实的欢乐;“如醉”,如痴如醉精神恍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要精神崩溃了。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相当清晰和真实可信。

分析

晨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背景,历代学者尚有分歧。《毛诗序》持“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持“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秦穆公悔过说”。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为了自圆其说,他还特意举了例证说:“此与《扊扅(yǎn yí)》之歌同意,盖秦俗也。”《扊扅歌》的本事是这样的:百里奚逃亡后当上了秦相,宴席时厅堂上乐声齐奏。有个洗衣女佣说自己懂得音乐,于是操琴抚弦而奏,并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后询问,方知是失散的妻子,于是夫妻团圆。朱熹用秦俗来证秦风,也颇有说服力。不过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也不必泥于一说。高亨《诗经今注》云:“这是女子被男子抛弃后所作的诗。(也可能是臣见弃于君,士见弃于友,因作这首诗。)”这后面两个“也可能”,说明了此诗的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