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野兴》

陆游 宋代
披衣清晓倚阑干,龟屋裁成二寸冠。
盆桧雨余抽嫩绿,研池风过起微澜。
爱书自笑心常在,去死悬知日尚宽。
回视前修似无媿,不教一字入长安。

翻译

清晨披衣,我倚靠在栏杆边,头戴由龟壳制成的二寸小帽。雨后,盆中的桧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风轻轻吹过砚池,带起一圈圈细微波纹。我自嘲般笑着,心中对书籍的热爱始终如一,深知离生命的终点尚远。回首望去,那些先贤们似乎并无遗恨,他们不让任何一个字眼落入俗世的纷扰之中,即长安城的喧嚣。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清早,一位身着披衣、头戴独特龟壳小帽的人物形象,他悠然地倚靠在阑干旁,沉浸在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环境中。雨后的盆桧焕发出鲜亮的绿色,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与希望;微风拂过砚池,泛起涟漪,寓示着内心的波动与思考。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书籍持久不变的热爱,并意识到离生命的终结还有一段较长的时光。他回望历史上的先贤,他们对于学问与精神世界的坚守令人敬仰,他们未曾让自己的智慧结晶被世俗的繁华所沾染,此处以“不教一字入长安”形象地比喻他们对精神纯洁性的坚守。整体而言,这段文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学者生活画卷,展现了主人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独特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