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杜山人弹胡笳》

戎昱 唐代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瑟如穷边。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证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
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翻译

绿琴和胡笳,谁能弹奏得更妙?那便是山人杜陵,名叫庭兰。杜君年少时与山人结为好友,如今山人已逝,时光久远。当年在四海之内,人们都在寻找知音,山人将胡笳的技艺托付给了杜君。杜陵钻研琴艺四十年,琴声的美妙在于音韵,而不在于琴弦。他为我演奏此曲,满堂仿佛置身于荒凉的边塞,萧瑟凄凉。
第一拍和第二拍,泪水流尽,仿佛看到了远嫁异乡的女子。再听那出塞入塞的声音,穹庐毡帐中的生活令人心酸。胡地的雨雪四季不停,五月也不见芳草生长。琴声忽而急促,忽而舒缓,一声悲,一声喜。南望汉月,双眼明亮,回望胡儿,心中却如死灰。回鹘数年攻占洛阳,洛阳的男女都被驱赶。他们岂无父母兄弟?听到这哀伤的曲调,无不肝肠寸断。
杜陵先生深谙此道,沈家和祝家都为之倾倒。如今世上的雅风已衰,谁能真正懂得这琴声的美妙?世人爱筝不爱琴,正说明这曲调难以找到知音。今日我为你急促弹奏,不愿将这心声流传于世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