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

顾况 唐代
愁人空望国,惊鸟不归林。
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霜凋树吹断,土蚀剑痕深。
欲作怀沙赋,明时耻自沉。
何处吊灵均,江边一老人。
汉仪君已接,楚奏我空频。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负神。
自伤庚子日,鵩鸟上承尘。

翻译

愁苦的人徒然遥望着故国,受惊的鸟儿再也不肯飞回树林。别再提什么出仕为官的事了,谁又能真正理解我这颗忠诚谦卑的心呢?寒霜侵蚀着树木,连风声都像是被吹断了一般沉寂,泥土腐蚀了剑身,深深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我想写一篇像《怀沙》那样的赋来寄托心志,可是在这清明的时代,若选择自沉于世,未免显得太过羞耻。
如今,在什么地方才能凭吊屈原那样的忠魂呢?那江边独自伫立的老者,不正是我思念的人吗?汉朝的礼仪你已亲身经历过,楚地的乐曲我却只能一遍遍空自吟唱。正直处世本就应听从命运安排,一生行事无愧于天地神明。只是在庚子年那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只不祥的鵩鸟竟飞到了屋梁之上,让我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