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供奉弹箜篌歌》

顾况 唐代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迟亦好;
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
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翻译

宫廷乐师弹奏箜篌,琴弦上缠绕着赤黄色的丝带,琴头镶嵌着金色的装饰。清晨,皇帝在鸳鸯殿下达旨意,夜晚,乐师在明月楼中静静歌唱。他时而起身,时而坐下,动作优雅,手指灵活,大指调弦,中指拨动。手腕轻转,仿佛花瓣飘落,舞姿轻盈;手指轻拨,琴声如鸟惊飞,清脆悦耳。
珊瑚席上,琴声一声接一声,如同锡器相击;罗绮屏风后,每一根琴弦都像铃铛般震动。无论是快弹还是慢弹,琴声都美妙动听;无论是远听还是近听,都令人陶醉。左手低垂,右手高举,音调变换自如,仿佛天赐神技。大弦的声音像秋雁飞过陇关,连绵不绝;小弦的声音像春燕呢喃,温柔动人。
乐师的手指迅疾,手腕柔软,琴声如风卷云舒,清冷而悠扬,仿佛珍珠碎玉从空中洒落。美女们争相透过玳瑁帘窥视,皇帝也卷起珍珠帘,静静聆听。大弦悠长,小弦短促,小弦紧快,大弦舒缓。初调时,琴声如鸳鸯戏水,新声悦耳;深入时,又如仙鹤在太清仙境中翱翔。
李供奉,仪态端庄,身材修长,约六尺一寸。他从不轻易在外人面前演奏,只在宫廷内弹奏,琴声从不外传。他的手指如剥葱般纤细,手腕如削玉般白皙,琴声中仿佛蕴含了五味俱全的滋味。他弹奏的曲调,人间无人能识,却能弹尽天下奇曲。无论是胡曲还是汉曲,他都能弹得淋漓尽致,仿佛曲子的精髓与灵魂都在他的指尖流淌。
琴声常常从空中飘入屋内,如春风拂过草地,草叶随风摇曳。草儿不知风从何来,风儿也不知琴声的缓急。点燃玉烛,点亮银灯,灯光照亮了乐师的手,却无法照亮箜篌声中的神韵。他驰骋于凤阙,拜见鸾殿,天子每日召见一次。王侯将相纷纷迎接,琴声每日变幻莫测。
这琴声实在珍贵,不惜千金只为听一曲。银器、胡瓶、瑞锦、轻罗,满载车上,纷纷送来。这州中的乐师技艺非凡,全国上下,东西南北,无人能及。除非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否则在人间,这样的技艺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