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顾况 唐代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
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
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
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充。
大府肃无事,欢然接悲翁。
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
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
杨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穷。
四贤虽得仁,此怨何匆匆。
老氏齐宠辱,於陵一穷通。
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
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真境靡方所,出离内外中。
无边尽未来,定惠双修功。
蹇步惭寸进,饰装随转蓬。
朝行楚水阴,夕宿吴洲东。
吴洲复白云,楚水飘丹枫。
晚霞烧回潮,千里光曈曈。
蓂开海上影,桂吐淮南丛。
何当翼明庭,草木生春融。

翻译

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丞相,曾经镇守江山,威震四方。自从他坐镇以来,无人能及他的功绩。他像对待徐孺子那样礼贤下士,又如葛洪般超凡脱俗。他一人掌控上游,八方郡县皆俯首听命。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不再畏惧水患,林间池塘映照着烟霞彩虹。人民免于战乱之苦,赋税公平且充足。官府肃然有序,老翁们欢欣鼓舞。他心如清泉般澄澈,目送孤鸿飞向远方。
他曾在鄱阳任职多年,虽身居微职,却始终尽职尽责。他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气节,又如屈原般心怀悲愤。杨朱和阮籍虽看透世事,却难免为人生困境而哀叹。四位贤人虽得仁德之名,但心中的怨恨为何如此深重?老子主张宠辱不惊,於陵子则看淡穷通。他的师父教导他,冤亲平等,无有分别。他依循二谛之法,彻悟三轮皆空。真境无有方所,超脱内外之分。未来无边无际,定慧双修方能成就。
他步履蹒跚,却仍努力前行,随遇而安,如转蓬般漂泊。清晨行走在楚水之畔,夜晚宿于吴洲之东。吴洲上空白云悠悠,楚水边丹枫飘零。晚霞映照回潮,千里波光粼粼。海上的蓂荚绽放,淮南的桂花吐香。何时才能辅佐明君,让草木逢春,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