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代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翻译

王浚乘坐巨大的战船自益州顺流而下,金陵城昔日帝王之气瞬间黯然失色。那费尽人力打造、深深横亘于江面的千寻铁链,如今沉没江底,无处寻觅。石头城上,一片象征投降的旗帜赫然升起。人世间多少次为这样的历史变迁而感慨伤怀,然而,山川的形态却始终如一,静静倚靠在这寒凉的江流之畔。从今往后,天下归一,四海皆为家园,那些旧时的堡垒已然荒芜,唯有萧瑟的芦荻在秋风中摇曳。
这段诗描绘了王浚率军攻破南京(金陵),结束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场景。诗中通过“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等形象生动的表述,展现了王浚军队的强大与威势,以及旧王朝的迅速衰败。接着以“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两句,具体描绘了抵抗力量的彻底溃败和投降的事实。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通过“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表达出来,感叹人事沧桑,而自然山水却永恒不变。最后,“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预示着新的统一时代来临,旧时战乱的堡垒已荒废,只剩秋风吹过芦荻的凄凉景象,寓意着战争的终结与和平的到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刻画,又富含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