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燕于巢一章》

顾况 唐代
(燕于巢,审日辰也,燕不以甲乙衔泥。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谬。
飞龙在天,云掩于斗。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龟,莫我告繇。
胤乃征之,彝伦九畴。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备,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废尔事。
尔莫我从,维来者是冀。

翻译

燕子筑巢时,总要挑选吉日良辰,绝不在甲乙之日衔泥劳作。它们衔来春泥修补巢穴,必定要等到戊日才动工。甲日乙日啊,终究不是适宜的日子,天时不可错乱。
看那飞龙翱翔天际,却被翻涌的云层遮蔽了北斗星辉。若问甘霖何时降临,须待庚午之日雨落人间。若错乱了时序节令,便是天地间最大的谬误。当年羲和醉饮忘职,竟让日月星辰失序游荡。我虔诚占卜问卦,龟甲蓍草却缄默无言。直到胤侯奉命征讨,才重定九章法典理顺乾坤。
君子行事必遵天地法度,出征前总要祭祀山川神明。若三辰五行的规律未能齐备,万事终难圆满达成。愿君心怀苍生福祉,莫要懈怠应尽之责。纵然此刻无人追随,也请怀抱对未来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