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上人草书歌》

任华 唐代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
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
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
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
怀素颠,乃是颠。
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
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谁不造素屏?
谁不涂粉壁?
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
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盆盛酒竹叶香。
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
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
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
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欻若长蛇戎律透深草。
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
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
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
兴不尽,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褭褭枯藤万丈悬。
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
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
锋芒利如欧冶剑,劲直浑是并州铁。
时复枯燥何褵褷,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
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倒挂绝壁蹙枯枝。
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
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
夭矫偃蹇,入乎苍穹。
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
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
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
别来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点长露。
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
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
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
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翻译

我曾经很感兴趣地想,自古以来那些书法大家没有一个不被人知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虽然字写得漂亮、有气势,但总觉得少了些狂放洒脱的味道。后来出了个张旭,他为人豪放不羁,以“癫狂”闻名于世,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说起来张旭虽然号称“张颠”,但他并不像怀素那样真正的癫狂。怀素的狂,那才是真狂!
有人说是你从江南来的,我说你是从天上下来的。你身上带着那种疯狂的笔墨绝技,是真正拥有狂放才情的人。
这位狂僧前些日子在京城掀起了轰动。早上骑的是王公贵族的骏马,晚上睡的是达官显贵的宅邸。谁不想请你在屏风上题字?谁不想请你粉墙上挥毫?阳光照在粉墙上泛起波光,清晨霜色凝结在素白的屏风上,只等你一展才华,便永难忘怀。
骏马迎你入堂中,金盆盛酒香气扑鼻,竹叶清甜。十杯五杯还不足以触动你的兴致,百杯之后,你才真正进入癫狂的状态。一旦癫狂起来,情绪激昂,大叫一声,挽袖挥臂,下笔如飞,转眼就是千万字。有时一个字,两个字,竟能长达一丈二尺。
那笔势就像一条巨大的鲸鱼跃出海面,掀起惊涛骇浪;又像一条长蛇穿梭在深草之间,倏忽不见。笔画回环缠绕,连绵不断,千变万化,尽在眼前展现。
疾风暴雨交相冲击,发出刷刷飒飒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屋檐缝隙。你那一笔点下去,像是把华山巨石掷落纸上;一画拉出来,仿佛扯来了衡山上的云阵当作线条。
兴致未尽,气势更雄壮,仿佛天都压低了,地也窄了。最让人惊叹的是,那枯藤高悬,垂落万丈。万丈藤条随风轻拂秋水,映照秋天;有时细如丝线,有时柔似发丝,风吹将断却又不断。
你的笔锋锐利如欧冶子铸造的宝剑,挺直刚劲如同并州出产的精钢。偶尔笔迹干涩,却透着苍凉与厚重,忽然间仿佛看见阴山拔地而起,横亘在青翠的山林之间。
其中还有倒挂在峭壁上的枯松,错落参差,延绵万丈,枝条枯败却依旧倔强。仿佛千万鬼怪想要现身,却又因畏惧而迟疑退缩。
又像那瀚海日暮时分愁云密布,突然跃出千条黑龙,翻腾盘旋,冲向高空。飞沙走石遍布边塞,万里西北风呼啸而来。
这狂僧啊,有着世间少有的技艺,非得几丈高的墙壁才能让他尽情挥洒。有时碰到好纸好绢,他神情专注,执笔运墨一丝不苟,自有章法。
离别之后,筋骨间流露出更多情趣,如露珠点点,细腻轻盈。三秋明月照耀着丹凤楼,二月春风吹开了上林花。但终究担心会绊住千里马的脚,让它无法奔驰千里。
狂僧啊狂僧,你虽有超凡技艺,也需要好的机会来展示。若不是礼部张公把你引荐出来,你怎么能一夜之间名扬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