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飞乌,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

范成大 宋代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今晨日未出,晓气散如绮。
心疑雨再作,眼转云四起。
我岂知天道,吴农谚云尔。
古来占滂沱,说者类恢诡飞云走群羊,停云俗三稀。
月当天毕宿,风自少女起。
烂石烧成香,汗础润如洗。
逐妇鸠能拙,穴居狸有智。
蜉蝣强知时,蜥蜴与闻计。
垤鸣东山鹳,堂审南柯蚁。
或加阴石鞭,或议阳门闭。
或云逢庚变,或自换甲始。
行鹅与象龙,聚讼非一理。
不如老农谚,响应捷如鬼。
哦诗敢夸博,聊用醒午睡。

翻译

清晨的霞光没有出现,天空中云朵四散,像轻柔的绸缎一样美丽。我心里想着可能会再次下雨,果然看到云越来越多。我哪里懂得什么天气变化的道理,只是想起农民常说的那句“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预测未来,有人说乌云像奔跑的羊群,有人说静止的云很少见。月亮靠近毕宿的时候,风从少女宫的方向吹来。石头被烧热后散发出香味,屋檐下的水滴像是被清洗过一样湿润。据说斑鸠笨拙,但它们知道什么时候筑巢;狐狸住在洞穴里,显得聪明机敏。蜉蝣虽然生命短暂,却知道顺应时节,蜥蜴似乎也参与了某种计划。东山上的鹳鸟在巢边鸣叫,南柯的蚂蚁在堂前忙碌。有人认为天气的变化是因为阴气的影响,有人说应该关闭阳门来避邪。还有人说遇到庚日会有变化,或者从甲子年开始就会有所不同。走路的鹅和象形的龙,在争论不休中各执一词。但这些都不如老农的经验之谈,他们对天气的判断快得像鬼一样准确。我写这首诗不过是为了提神醒脑,赶走午后的困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