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

苏轼 宋代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翻译

王凌对贾充说:“你不是贾梁道的儿子吗?怎么竟想把国家拱手让人?”从这件事来看,贾梁道忠于魏国已经很久了。司马景王(司马师)抓住王凌后返回,途中经过贾梁道的庙宇,王凌大声呼喊说:“我也是大魏的忠臣啊!”后来司马景王生病时,梦见王凌和贾梁道一起守着他,并将他杀死。这两个人,可以说忠诚与义气达到了极点,精神之诚穿透生死、感动天地;然而奇怪的是,贾梁道的英灵,竟不能阻止自己的儿子贾充作恶,以至于贾充最先挑动成济刺杀皇帝的事,这又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所以我开玩笑地写了一首小诗:
嵇绍像他父亲嵇康一样有出息,
郗超背叛了他的祖父郗鉴,真是无孙可言。
如今我更恨贾梁道,你不该不杀公闾(贾充),却杀了子元(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