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苏轼 宋代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
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束皙《饼赋》云:馒头薄持,起搜牢丸。
)要使真一流仙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翻译

寺庙离县城七里远,周围有三座山峰交错排列,道路两旁尽是肥沃的田地,麦苗和禾稻长势旺盛。寺庙下边流淌着一条溪水,可以用来驱动石碓和磨盘。如果修筑一个百步长的堤坝拦住水流,再让水从闸门落下,就能推动两个水轮,带动四根舂米的木杵。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县令林抃,请他负责监督完成。
两年来我流落在这片蛙鸣鱼跃的地方,今天早晨看到麦穗吐出新芽,心中欢喜不已。东风轻拂水面,波光荡漾,清澈碧绿;初升的太阳洒下露珠,在阳光下闪耀着娇嫩的金黄。春日的泥泞深至膝盖,而秋日的谷地已开始插秧。谁说我在万里之外没有朋友?见到这两处美景,让我欣喜若狂。
三座山峰像屏风一样簇拥着小小的僧舍,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松树投下阴凉,伴随着潺潺水声如雷贯耳。我计划利用这股水力为石臼和磨盘提供动力,并且根据地形增加堤坝,以加强防洪能力。雪花般的面粉在筛子中渐渐堆积,隐约间还能听到舂米时鼓点般的声响。喝一口云母般洁白的米浆,闻着蒸裂十字花纹、散发琼脂香气的馒头,真让人陶醉其中。
这不仅是为了做出美味的传统食物——比如那些薄皮包裹、内馅鲜美的馒头,更是为了让人们品尝到如同仙人酿造的甘露一般珍贵的佳肴。写完这首诗后,我捧腹大笑,几乎要跌倒。唉,书生谈论吃食,果然是无可救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