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庐山下(并引)》

苏轼 宋代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翻译

我经过庐山脚下时,看到云雾翻滚升腾,心中默默祈祷。还没到中午,山峰就显得格外肃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乌云像是要遮蔽山峦,气势汹汹地向南飘动。群山相互呼应,竞相争奇斗艳。在那云雾缭绕之中,偶尔露出紫绿色的山岚。大雁消失在东边的山岭后,宛如蛟龙腾空出现在西边的龛壁前。一时间,各种景象让人忍俊不禁,千变万化的姿态瞬间显现。突然间,暴雨倾盆而下,冲破了天地的混沌,清爽的风扫去了闷热的气息。然而,这一切最终归于何处呢?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高耸入云的紫霄峰,幽静深邃的白石庵映入眼帘。五老峰上的松树和积雪清晰可见,两条溪流汇入天池潭中。虽然我默默祈祷似乎得到了回应,但想到自己未能践行承诺,心中不免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