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并叙)》

苏轼 宋代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
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
还従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缁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谓窦群。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翻译

我以前在钱塘做副职,来往无锡时总要到惠山走一走。离开那里五年后,我又来到湖州,这次与高邮的秦太虚、杭州的僧人参寥一起重游惠山。我们看了唐代隐士王武陵、窦群、朱宿等人题咏的诗篇,喜爱他们诗句清新简洁,有一种超脱尘世的风姿。于是我依着他们的韵脚,每人和作三首诗。
梦中已经过了五年,醒来才发现双鬓已白。还带着一路风尘,一步步走进漪澜堂。低头看松树桂影摇曳,抬头望鸿鹄展翅飞翔。心头清明澄澈,仿佛已有冰玉般清亮的光华。空灵明净之中自有色彩,清净无染自生芬芳。愿从此远离俗世纷扰,永远忘却人间喧嚣。
淡淡的云遮不住青山,疏落的雨也打不湿衣衫。松林间的小路滑溜溜的,脚下的草鞋却格外轻快。感谢同行的几位朋友,个个品性皎洁没有杂质。这次游览并不比从前逊色,吟诵出的诗句依旧清绝尘寰。凭吊古人,不禁为旧史中的遗憾而叹息;痛恨谗言,便唱起《小旻》那样的诗篇。可惜啊,那位高尚的扶风君子窦群,终究不能像巢父、许由那样避世隐居。
敲击火石在山泉边点火,避开林荫煮茶品尝。明亮窗前倾倒紫色茶盏,色泽与味道都奇妙非凡。我这一生不过饮食睡眠罢了,只要能吃饱,万种念头皆可消散。还颇觉好笑的是唐代诗人卢仝,因饥饿竟写下“三百个月”的哀怨。哪比得上山中之人,睡醒时花儿已在山间绽放。谁与我共饮这杯茶?门外寂静,不见车辙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