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亭(并叙)》

苏轼 宋代
处士王复,家于钱塘,为人多技能而医尤精,期于活人而已,不志于利。
筑室候潮门外,治园圃,作亭榭,以与贤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终无所求。
人徒知其接花艺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种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诗以遗之。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翻译

隐士王复家住钱塘,他多才多艺,尤其精通医术,他的目标只是救人,并不追求利益。他在候潮门外面建了房子,种了花园,修了亭子和楼阁,用来和贤能的士人和官员交往,生怕错过任何机会,但他从不有所索取。人们只知道他种花种果很勤快,却不知道他所种的是德行。于是用“德”来命名他的亭子,并作诗送给他。
小园靠近城郭,关门时满院花草清香。他的名声随着市井之人而隐匿,他的德行却像好树一样长久生长。华佗善于养生,仓公掌握许多秘方。他救活的人数不胜数,但每次相遇后又很快忘记。他只喜欢宾客来访,在花香满堂中设酒款待。我打算往东南走,再去看看那两棵苍翠的古柏。山茶花应该已经高出屋檐,湖边的橘子也许已越过墙头。树木老了,德行也成熟了,我说的话怎会是荒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