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鱼(陂在鄠县·)》

苏轼 宋代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
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従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
游aa2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
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翻译

霜筠这种竹子细碎地破开做成容器,里面藏着一条长长的鱼,像一把平放的剑。紫色的水草穿过鱼鳃,显得凄凉;红色的鱼鳞在座间闪烁,光芒耀眼。鱼虽然已经捕捞过来很久,但鱼鳍还在微微颤动,还没等鱼煮熟,手指就已经沾满了香味。在座的宾客看到这场景,都不禁笑了起来,香喷喷的米饭让他们的肚子都吃得满满的。
年轻时曾在荆渚一带旅行,经常在沙头店吃黄鱼。那里的江边容易捕鱼,黄鱼并不稀罕,但是只要超过一尺的就被丢弃,似乎有些过分。自从西征之后,就很少有这样的美味了。想吃到南方的美食,却一直未能如愿。那些小鱼虽然腥味十足,但乱七八糟的骨头让人难以入口。朋友从远方送来这样的美味,不知如何回报才好。客人面前的餐桌长久空荡,忽然间变得丰盛起来。希望东边的朋友能常来信使,而西边的邻居也有美味的腌菜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