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陀行》

苏轼 宋代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曦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翻译

山势蜿蜒,向下延伸至江边,悬崖峭壁直立,波涛拍打如同倒塌的墙。松树高大茂密,旁有百尺之高,葛藤缠绕其间,令人惊异。上面遮天蔽日,下面却可栖身。我拄着拐杖前行,我的童仆和书籍紧随其后。远望水中,隐约可见一位身材修长者,头戴黄冠,身披羽衣。他坐在盘石上,坦腹露胸,神情悠然自得,山势安稳不危。四周无人,仿佛可以忘却饥饿。
仙人偓佺自称居住在瑶圃之中,一日一夜之间飞行往来无数次。若他开口言语,那气势磅礴的话语如银河般浩瀚无垠,令人心惊。然而他默然不语,就像昭氏不再弹琴一般。山河与日月永恒存在,若有仙人在梦中指引仇池为归路。这不是小天地,为何乐于此而不离去呢?昔日我曾游览葛天氏之地,虽非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却也一同相伴。想要乘渺茫而去,却未能实现,车夫悲伤,马儿也不愿前行。姑且逍遥自在,让阳光照耀我于兰草之滨。
世间千年难得一遇的知己竟同时出现,我的行径曲折复杂,真正了解我的人很少。此刻我心境开阔,快乐无比,就像将船系于水中,鱼潜鸟飞也无法知晓。何必每次思念都能得到回应,如同回声般应答。能有子期这样的人坐而论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