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示周掾祖谢》

苏轼 宋代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翻译

听闻有一座古老的学堂,心中暗自向往陶渊明那样的欣喜。提起衣襟前往两处学舍,却发现门户紧闭,空无一人。当地的风气已然衰败,但庙宇的庄严仍依稀保留着昔日的影子。先生的饭食早已断绝,弟子们也四散而去,无人前来求学。忍着饥饿静坐谈论大道,叹息自己也是太晚才得知这一切。纵然长久流传着百世祭祀的传统,却无法弥补先生一生的辛劳。如今这里究竟是怎样的境地,难道与陈蔡之厄相似?想到这些,不禁深感愧对虞仲翔,在沧海之滨弹琴歌咏的那份洒脱与自在更难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