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苏轼 宋代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余昔年辞免使北。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予与子由入京时,北使已问所在。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问君王乞镜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时犹子迟侍行。

翻译

老人迟钝已避过严寒,儿子又要辞别远行,道理上也难以挽留。我本应前往卢龙关查看古老的边塞,再把文章投递到易水边,凭吊燕太子丹。(我当年曾拒绝出使北方。)胡地的羊群和代地的马匹让我得以安眠,极北之地与南方共有一片天空。又仿佛看见苏武手持汉朝符节,遥想那些遗老在山前暗自哭泣。近年来,毡帐中的生活也变得优渥,时常听到北方使者模仿南方口音询问三苏的文章。(当初我与子由进京时,北方使者已经打听我们的下落。后来我担任馆伴,北方使者屡次吟诵三苏的文章。)谁料到如今年老多病毫无用处,只能向君王请求赐予镜湖养老。这才想起庚寅年的屈原被贬谪,接着又看到蜡凤游戏于僧虔。跟随父亲行走万里,内心如铁般坚定,这个孩子何须为买田地而劳心呢?(当时我的侄子迟在身边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