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苏轼 宋代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翻译

山火何其奇异,我为此作此诗。诗中提及蜀地僧人宣逮,在讷长老门下学习,认识了先父云石。他们曾在耳峰之路,与天空相连,梵音堂下的明月映照着清泉。此生初次饮庐山之水,未来将参拜雪窦禅师。袖中的珍贵书籍尚未展开,梦境中已有车马先行传播消息。谁能理解嵇康这位隐士,他虽如鹤般高傲,却非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