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上天竺辩才师》

苏轼 宋代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翻译

南方有一座山门,北方有两座天竺。山中间住着一位老法师,他身形瘦长,如同鹳鸟一般。人们不知他修行何术,只见他双目清亮,目光注视着山谷。见到他的人,自觉心中清凉,烦恼和痛苦一扫而空。他的影响力之大,使得整个城市的人们,无论男女,都要洁净脚来朝拜他。
我有一个孩子,头形修长,面颊高耸,有如犀牛般的玉。虽然年仅四岁,仍然不会行走,使得背负他的人感到劳累不堪。一位法师来为孩子摩顶祈福后,孩子便开始学步,跑得快如飞鹿。由此可见,佛戒之中自有其神妙用处,能够使人脱去束缚,获得自由。
何须谈及《法华经》中说的一切,亦不必假作疯狂,妄食鱼肉, channelId 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