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

苏轼 宋代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
其高如山,其清如泉。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
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
旧隐寂寂,新篁娟娟。
思彼君子,我心如悬。
谷鸟在上,岩花炫前。
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翻译

泉水叮咚响,沿着山势潺潺流淌。挺拔修长的翠竹如筋骨般矗立,蒸腾的雾气犹如云烟缭绕。山中的夔龙无法隐藏其奇特之貌,野外的野鸡哪敢在此藏匿奸邪之心。一间庄重肃穆的茅草屋,曾有位高人居住其间。他如山般崇高,如泉般清澈。他的内心如金似玉般纯净,他的品行如磨刀石般坚硬,如琴弦般正直。他一生秉持道德,即便月落西山、生命消逝,其英名仍如皓月当空,光辉照人。如今旧居静默无声,新生的竹子却秀美挺立。思念那位君子,我的心如悬挂般难以平静。谷间的鸟儿在头顶盘旋,岩壁上的花朵鲜艳夺目。泉水叮咚作响,让我心中郁结,愁绪满怀,仿佛催人白头。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借鸣泉、修竹、云雾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位高尚君子的形象。他品格高尚,内心纯洁,道德坚贞,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和英名如同日月星辰,永照人间。作者对这位君子充满敬仰与怀念,心情因思念而沉重,眼前的鸣泉、飞鸟、岩花似乎都在触动其心底的愁绪。整体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