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会寺》

苏轼 宋代
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
下投黄泉上青冥,线路每与猿猱争。
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辛饥肠鸣。
北度飞桥踏彭铿,缭垣百步如古城。
大钟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
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
倒床鼻息四邻惊,紞如五鼓天未明。
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翻译

坐着竹轿在山中走了三天,山里景色虽美,却少有平坦开阔之地。一路上忽而下到幽深谷底,忽而上至云霄之间,行走的路径常常和猿猴争道。重重山涧沟壑像屋舍一样横亘眼前,双腿酸痛疲惫,肚子也咕咕叫个不停。
翻过一道飞桥向北,踏上当年彭铿(传说中的长寿人物)走过的路,绕城般的山路足足有百步之远,仿佛走进了古老的城池。接着看到一口大钟斜挂着,人们用手指轻敲钟身迎接我们,登上高堂,宾客被热情款待,夜里房门都不关闭。
用杉木酒槽与漆制大杯盛来的江河般美酒佳酿,原本就洁净无瑕,再经过清洗更显清冽甘醇。众人一躺下便鼾声四起,惊动四邻;忽然一声鼓响,咚咚作响,此时天还未亮,已近五更时分。清晨木鱼声响起,唤人吃粥,声音明亮清晰,只见端粥的人脚步声来来往往,却听不到嘈杂的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