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

苏轼 宋代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谓王氏兄弟也。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翻译

春天来了,我想去城东寻找春意,可是一路上没看到黄莺和鲜花的踪影。春风轻轻吹拂着河水,鸭子和大雁拍打着翅膀嬉戏。我独自乘船随波荡漾,船桨激起半篙深的绿水。船靠在桓山脚下,我大声吟啸,整理好轻便的竹杖。我在石室里弹琴,琴声清脆而悠远。我在这里凭吊泉下的故人,想起曾经的往事,就像被野火烧过的干枯之物一样消逝了。我领悟到这人间的世界,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归宿呢?傍晚时分,我回到百步洪,在洪上的石头上随意坐下。我自愧不如王襄,但希望子渊能见我一面。我面对流水吹奏洞箫,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
我和王家兄弟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真是永恒的,可惜回首过去,岁月已经隔断了我们。我常常回忆起当年斜川游玩的情景,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彭泽的朋友。这种快乐的记忆永不磨灭,即便岁月已将我们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