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苏轼 宋代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欹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公酸。

翻译

带着孩子翻山越岭已经七年了,晚年更穿上了黎族的衣冠。白发苍苍也要戴上藤帽,赤脚过河必须披上花布。不担心老朋友看到会惊讶不已,只希望乡里百姓能安然自得。见到你就像梦中相见一样,拉住胡须、握手言谈,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妻子缝补着轻如雾气的细纱,儿子送来冰凉的琴枕。没有琴弦也寄托着陶渊明的心意,醉倒车上还像山简那样风流。我想起汝阴的六一老人,眉宇清秀如春日山峦。身着羽衣鹤氅,像古代仙人,两袖高举,仿佛支撑着霜白的绢帛。至今画像还是这样穿着,神情严肃如同韩愈加了红颜。如今前辈们都已作古,我也脱下帽子,头发散乱。写诗有点像六一的风格,常常也带着梅公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