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阅道高斋》

苏轼 宋代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翻译

众人见您四处奔波,说您辛苦;听闻您隐退,又赞您高洁。您心中哪有什么高低之分,不过是随着境遇如梦似幻地来去罢了。我始终不明白“高斋”究竟有何深意,这个名字的由来恐怕是因为我们这些后人对您的仰慕吧。
您四十岁便已领悟大道,尘世间的缘分却让您继续担当如伊尹、皋陶般的重任。功名富贵在您眼中不过是匆匆过客,那黄金不知会落入谁人的衣袍。您早已超脱世俗,放下官职如同舍弃一根毫毛般轻松。然而,您依然稳坐不动,看着那些追逐名利的人陷入罗网,双手始终紧握自己的操守不曾松懈。
由此才明白,贤达之人与愚陋之辈之间的差距,又岂止是九牛一毛那么简单?就像百尺长松从不炫耀自身高度,而蓬草和蒿草却总是仰望羡慕,渴望企及。
我也想带上干粮前去向您请教人生真谛,相信您不会挥臂拒绝,让我像卢敖一样独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