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苏轼 宋代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西北舟杭山,尧时洪水,系舟山上。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翻译

徘徊在秋天的原野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凄凉。河水奔流不息,仿佛与天际相接;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思绪却无尽头。询问路过的行人,才知这里是秦朝留下的遗迹;远望群山,依稀能感受到大禹治水的功绩。
稻田里传来蛤蟆初鸣的声音,柳树的老枝上爬满虫子,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荷叶在风中翻动,露出白色的背面;莲花被雨水冲刷后,褪去了些许红艳。漫步其中,追忆往昔,稍感慰藉于这迟暮时光,试着像孩童般捕捉灵感写下诗句。
向北遥望苕溪,溪水蜿蜒流转,心中不禁怜惜那遥远的震泽湖是否依旧通畅。偶然间捕到一条鱼,从它腹中取出一尺长的书信,想到那久未谋面、胡须已染霜的好友,倍感亲切,真希望他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