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苏轼 宋代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来诗云与杭争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德麟见约来扬寄居,亦有意求扬倅。

翻译

在泰山看来,秋天的毫毛和天地一样没有尽头,大的小的都是相对存在的。无数的世界在微尘中诞生消逝,没有人能分辨出哪个更强。我在钱塘开垦湖泊,使两岸的百姓生活更加繁荣。六座桥梁横跨天空,北山与南屏山相连。突然间,仿佛看到了二十五万丈的景象,古老的葑草被席卷一空,如同卷走了苍茫的云彩。后来我来到颍水边欣赏秋天的景色,一条水流环绕着昭灵宫。思念着吴越之地,无法到达,只能借你的月斧修整那朦胧的景色。二十四桥如今又在哪里呢?这里现在是一片十顷的玻璃般的清风。雷塘的水干涸了,长满了庄稼,仿佛是用宝钗耕出了龙凤的遗迹。明年,如果有诗人来凭吊古迹,会陪我在这霜夜里聆听秋虫的鸣叫。(德麟邀请我去扬州居住,并且也有意担任扬州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