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苏轼 宋代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
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
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
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
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
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
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
(时去替不百日。
)茯苓无消息,双鬓日夜摧。
古今一俯仰,作诗寄余哀。

翻译

春风拂过榆林,豆荚纷飞堆积成堆。一场春雨过后,荒芜的园子里密密麻麻地生长出无数嫩苗。然而,尽管努力栽种,青松却难以存活,百株之中仅望得见一棵。这一棵松树已足够繁茂,其气势足以盖过千亩槐林。
乡野之人轻易就能换得一斗米粮,说是这些松木源自鲁地徂徕山。然而鲁地之人并不知晓这些松木的珍贵,任由万口炉灶燃烧松木,化作青烟飘散。松木与煤炭被捆绑在同一辆车上,何苦如此命运多舛呢?不禁悲从中来,解开其束缚,以清泉洗净其蒙尘之躯。虽然树枝受伤、叶片仍显疲态,但松树的生命力并未彻底消退。
山中老僧膝下无子,对待这棵松树如同疼爱婴儿一般精心呵护。静候它长势如龙蛇般迅猛,届时南台上将布满清凉的树荫。这松树扎根于坚硬山石,笔直树干傲然对抗风雷。如今我在此地为客百日有余,有幸见证这千年古木。
遗憾的是,寻觅已久的茯苓至今仍无音讯,而我双鬓的白发却在日夜催促时光流逝。古今之事转瞬即逝,唯有作诗寄托心中那份无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