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试呈诸试官》

苏轼 宋代
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
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廪。
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
每闻科诏下,白汗如流渖。
此邦东南会,多士敢题品。
刍荛尽兰荪,香不数葵荏。
贫家见珠贝,眩晃自难审。
缅怀嘉祐初,文格变已甚。
千金碎全璧,百衲收寸锦。
调和椒桂酽,咀嚼沙砾碜。
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
维时老宗伯,气压群儿凛。
蛟龙不世出,鱼鲔初惊淰。
至音久乃信,知味犹食椹。
至今天下士,微管几左衽。
谓当千载后,石室祠高朕。
尔来又一变,此学初谁谂。
权衡破旧法,刍豢笑凡饪。
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先生周孔出,弟子渊骞寝。
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镌锓。
诸君况才杰,容我懒且噤。
聊欲废书眠,秋涛喧午枕。

翻译

我本是山野之人,生活清苦犹如盗取点滴粮食。虽然偶有文字创作,但皆非天赋所赐,实属勉力为之。得到的知识旋即遗忘,如今懒散已有十年之久。若再穿上粗布衣裳,倒不如直接饮用墨水。每当听到朝廷科举的诏令下达,我便如汗如雨下般惶恐不安。此地东南人才济济,众多才子敢于品评文章。他们的才华如同兰草、荪草一般出众,其芬芳远胜于葵花、荏草。我这贫寒之人面对如此珍珠美玉,眼花缭乱,难以辨识。
回想起嘉祐初年,文风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不惜打破价值连城的宝玉以求独特,犹如用碎布拼接起珍贵的寸锦。追求的是一种浓烈如椒桂般的激昂文风,却忽视了咀嚼沙砾般的粗糙。那时流行宽大的眉形几乎占据半边额头,学步之人也显得步态夸张。当时的文坛宗师威严非凡,让众少年敬畏不已。他们如同罕见的蛟龙横空出世,使原本平静的鱼群惊慌失措。真正的至高之音需历经时间验证方能被人信服,正如品尝甘甜的桑葚才知其味。然而,如今天下文士,若无微小的引导,恐怕将偏离正道,走向异族之风。
自那以后,文风又经历了一次变革,不知最初是由何人倡导。这一变革打破了旧有的规则,使得世俗的学问如同寻常烹饪般遭到嘲笑。人们追求高远的言辞如同追溯卫国的音乐,而对篆刻艺术则轻视如曹沈之流。先生们尊崇周公孔子,门下弟子却如渊骞般沉寂。回顾自己年迈而愚钝的身躯,唯有保持质朴本色,谢绝雕琢修饰。诸位皆为杰出之才,容许我这般懒散且沉默。我只想抛开书卷,任由秋日波涛在午后的枕边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