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苏轼 宋代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麏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翻译

傍晚时分,我乘船横渡碧波荡漾的横槎口,随后策马踏入静谧幽深的南山谷。山谷中,潺潺暗流声回荡不息,山岭上疏疏落落的星辰闪烁着明亮光芒。寺庙隐藏在深邃岩底,仿佛千仞之遥;山路蜿蜒曲折,环绕山腰多达三百道弯。夜风中传来饥饿猛虎在空旷林间长啸之声,月色漆黑,獐子穿梭于茂密修竹之间。踏进寺庙,一座深邃殿堂赫然呈现眼前,佛像在微弱残烛的青荧光亮中若隐若现。遗憾的是,未能备好酒食款待来访的游客,只能急切砍取杉松枝,就地取溪水烹煮山蔬。独自在简陋阁楼中,旅枕难眠,清晨木鱼声伴着僧侣们熬粥的声音唤醒了新的一天。起身望去,万千屋瓦高低错落,千座山岩在朝霞映照下红绿交织,色彩斑斓。寺庙门前,商贩们肩扛花椒、茶叶等货物,山后不远处便是连绵的巴蜀之地。心中不禁思量:何时能回归江畔田园生活,此刻一颗心已随南飞的大雁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