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苏轼 宋代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鲜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结无言师。

翻译

从前,子舆生病快要死了,他的朋友子祀去看望他。子舆拖着病体来到井边照影,叹息道:“造物主啊,你到底要把我变成什么样子?”如今再看那些古老的维摩诘塑像,那瘦骨嶙峋的模样就像一只干枯的乌龟。这才明白,真正通达的人早已超脱生死,他们的身体不过是随风而变的浮云罢了。世人虽然外表强壮健康,但内心却早已疲惫不堪。
这位老人虽然看似病态,却精神饱满、内有依靠,谈笑间便能击退千军万马。当他活着的时候,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只是低头不语,心中却了然于胸。直到今天,他的遗像仍然静默无言,与他未死之时相比,并没有任何增减变化。村里的农夫和妇人不会多看他一眼,只有野鼠偶尔跑来咬他的胡须。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往往会感到自惭形秽,又有谁能成为他那样无需言语便可传道的导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