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贾讷倅眉二首》

苏轼 宋代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人日出东郊渡江,游蟆颐山,眉之故事也。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翦,苍髯白甲待归来。
(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
君许为一往,感叹之深,故及。

翻译

当年入蜀时,曾感叹空手而归,未能一睹峨眉山的风采,心中遗憾,却未曾想过再来。如今童子们远远地吟诵着《襦袴》,使君早已洗净酒杯,准备迎接新的篇章。李大夫,眉州的贤明太守,他的德行令人敬仰。
站在鹿头山北望,或许能遇见南飞的雁群;人日那天,东郊的梅花依旧绽放。人日出东郊,渡江游蟆颐山,这是眉州的传统习俗。我已年老,无法再胜任歌乐之职,但后生们不妨去寻觅子渊的才华。
老翁山下,玉渊回旋,我曾亲手种下三万株青松。父老乡亲们收到书信,得知我尚在人间,便在水边的小轩中为我敞开了门。看那青松如龙蛇般生机勃勃,听那萧萧风雨似在哀叹。这些青松与甘棠树一样,不会被剪伐,苍髯白甲,静待我归来。
先父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为老翁泉。你曾答应前往一探,这份深情令我感慨不已,故在此提及。